網路的興起帶來許多的便利,但同時也有許多的「文明病」的產生,從電視到電腦,再從電腦到手機,螢幕可以說是越來越小,我們的器官也隨著這樣的裝置大小改變而越來越吃力,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額外補充一些葉黃素,不過許多人都不知道葉黃素吃法該怎麼吃,葉黃素何時吃的問題,只知道好像葉黃素可以改善人體相關器官的使用,這篇就要告訴你該怎麼吃葉黃素最有效,葉黃素何時吃與怎麼吃一次告訴你。
葉黃素攝取量該吃多少才有效?
台灣人很常有一個通病,對於「好的東西」總是會想要吃越多越好,不過在葉黃素吃法當中並不是如此,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(FDA)建議,葉黃素的攝取量在每天 6 mg,而台灣的衛福部的食品藥物管理署(TFDA)則是以食用的「最高上限」來規範,表示葉黃素吃法一天盡量不要超過 30 mg,硬要說的話可以說是「多吃無益」,且比起一次吃多葉黃素,不如規律的吃進身體內才是真正有效果的。
根據不同國家藥物管理的規定,葉黃素的攝取雖有不同的建議數字,不過針對「哪一種族群」的人應該要多多補充葉黃素卻是差不多的,如果你平常工作面對的都是電子產品,像是常見的電腦或手機,很容易因為長時間使用螢幕而導致晶亮損傷,而補充葉黃素則可以在此時保護我們,也因為葉黃素人體無法自行製造,只能透過保健食品或者是蔬菜水果來補充,所以對於常常需要使用 3C 產品的人來說是重要的。
除此之外,針對常常在大太陽下工作,同樣的也需要補充,因為強烈的太陽也對我們會造成傷害,所以這類型的人等同於也是每天都在接觸螢幕3C,這類型的人也非常需要補充葉黃素,還有另一種人也是如此,就是年紀逐漸變大的男性與女性,透過葉黃素提前來預防可能危害到的晚年「模糊」危機。
補充葉黃素有什麼注意事項,葉黃素什麼時候吃、吃多久才有效?
葉黃素什麼時候吃?葉黃素何時吃?我想這是大部分人會想詢問的問題,其實葉黃素最佳食用時間在「早上飯後」,因為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的營養素,加上白天的新陳代謝比較好,所以人體在吸收葉黃素的效率會比較好,當人體吸收了葉黃素之後,你能快速的在血液當中測到濃度增加,但是血液裡的葉黃素濃度增加,並不是那麼快就能看到數據上的成效的,這也是為什麼前面我們會提到葉黃素的功效要真正發揮,主要是得「規律服用」才可以,所以在思考葉黃素怎麼吃的同時,葉黃素什麼時候吃、何時吃其實也是很重要的知識。
當你服用葉黃素相關的食品後,大概兩個禮拜內可以發現血液裡的葉黃素濃度增加,到了二到四個月的時間才會發現有效,只要持續的補充適當的葉黃素,就能夠穩定的成長至人體所需的正常劑量,所以說,真正讓葉黃素發揮作用的,不只是葉黃素何時吃,還要持續的吃才會讓葉黃素發揮作用。
然而,上面雖然說葉黃素補充很重要,但是要吃也得挑對方式吃,在葉黃素吃法裡,建議不要與 β-胡蘿蔔素一起服用,人體吸收時遇到葉黃素與 β-胡蘿蔔素時,在腸胃裡兩者的管道相近,這可能會導致補充到身體裡的葉黃素吸收不完全,影響到吸收的量。
還有,如果你今天是懷孕或是哺乳期間使用葉黃素的話,葉黃素吃法是需要詢問過醫師的,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,在懷孕時體質的變化差異大,如果可以的話,透過蔬果來補充是最好的方式,如果你一定要透過保健食品來補充的話,請先詢問醫師過後才服用,同樣的如果患有「囊性纖維化」的患者,該患者會無法有效吸收類胡蘿蔔素,所以可能會「吃了效果不彰」,同樣的也得詢問醫師該如何補充才會最有效率。
可補充葉黃素的食物有哪些?
當然,葉黃素的吃法除了市面上的保健食品之外,還有另外的方式就是直接透過平常的飲食來獲得葉黃素,這種就不太需要去管葉黃素何時吃了,只需要照著三餐的進食時間自然吃即可,這邊可以稍微提及一些常見的蔬菜與水果(以下皆為 100g 的份量有多少葉黃素作為數據參考)
- 菠菜(12.2 mg)
- 萵苣(3.82 mg)
- 地瓜葉(2.6 mg)
- 花椰菜(1.4 mg)
- 蛋(0.3 mg)
- 柳丁(0.13 mg)
- 番茄(0.12 mg)
還有許多不同的蔬果可以補充葉黃素,這邊就只列出常見的幾種蔬果的葉黃素含量,然而,這些蔬果的葉黃素含量也不一定會是上面的數字,有可能因為你的烹調方式的不同,導致葉黃素的含量會有增減。
哪些人建議特別補充葉黃素?
我們每天的生活環境當中都會長時間接觸3C螢幕,應該將葉黃素視為是一種「日常保健」,每天在定量的補充葉黃素,並且持續不間斷的服用,是能夠擁有清晰明亮未來的辦法,不過當然,對於某些重度的電腦手機使用者,或者是常常在大太陽下工作,還有年紀大的人來說,他們對於葉黃素的需求相對是更大的,他們的確是特別需要多補充葉黃素的幾個大族群。
結論
想要晶亮的未來,能夠清晰地看到人生當中每一處風景,我想葉黃素無疑是一個從「現在」就得開始補充的保健食品,而要吃葉黃素就一定得知道葉黃素吃法,以及葉黃素何時吃才能最有效,這勢必是要補充葉黃素的你一定得知道的二三事。
參考資料
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5970/368316
https://www.edh.tw/article/11659